查看原文
其他

她们追求的安全感:结婚生子不如买房养老?丨谷雨

祁十一 谷雨实验室-腾讯新闻 2020-01-23


她们或单身,或丁克,或离异。老了后怎么办,是她们共同关心的问题。对于没有选择结婚生子的女人,到底什么才能带给她们安全感——男人?房子?还是其他?这是个问题。关于未来,她们努力筹划。


撰文丨祁十一
编辑丨张亚利 金赫
出品丨腾讯新闻



是房子,不是男人,才能带来安全感

 

这场婚礼有很多个漏洞,只有细心的人才能发现。棕榈叶、玫瑰、满天星布满了整个宴会厅,但是,所有的装饰都是假的,塑料的。要摆上真正的、新鲜的玫瑰、绣球、洋桔梗,那成本得多高啊。没有伴娘、没有洞房,就连婚戒也是“假的”——20块钱一对。婚纱和敬酒服是在淘宝上买的,一共花了600多块。婚礼一结束,转手把两套礼服卖给了化妆师,150。

 

婚礼是在四川老家办的,只邀请了男方父亲一人——要是请一家子都从山东过来,机票钱都是好大一笔。

 

萧萧的原则是,能省则省,一切从简。花拱门下,穿着抹胸式白色婚纱、戴着白色珍珠项链的萧萧缓缓走过。仪式只进行了20多分钟,双方父母哽咽着感言,接下来就是“该吃吃该喝喝了”。

 

唯一的秘密,只有她和男朋友知道:他们没领证,只是办了一场掩人耳目的婚礼。这场婚礼的目的是为了“筹钱”。

 

萧萧刚买了二套房,首付和税费就花了128万,除了自己的积蓄和父母的资助,还有30万的缺口,都是她向朋友借的:打了借条,算了利息,制定了详细的还款周期表。如果办一场婚礼,把父亲送出去的礼钱收回来,那也是不小一笔呢。这些年,父亲每个月送礼的钱都得2000块。

 

一切如愿以偿。婚礼让她收到近20万的礼钱,大大缓解了燃眉之急。看起来皆大欢喜:她嫁出去了,父母脸上有光,不会在邻里亲戚间抬不起头来;她得了一笔钱,还了借款;男朋友也完成了人生大事,暂时逃离催婚压力。



萧萧是坚定的独身主义者,比起婚姻和子女,房子更能给她带来安全感。

 

2012年研究生毕业后,萧萧先后辗转珠海、深圳、广州、北京,期间经历了不顺的感情经历,始终飘荡。在成都买的第一套房,第一次带给她充足的安全感:“让自己能在北上广深漂着,不焦虑不惶恐,哪天混不下去了,我还能回成都,有房子住,不至于流离失所。

 

第一套房子是2014年买的,她刚研究生毕业一年半的时候。在成都,朋友开车带着她,沿着笔直的天府大道一直往南开,到了道路尽头,看到了天府新区的新生和活力——尽管那会儿,很多地方还是一片荒凉,但“大手笔的规划,无限潜力,再加上成都新机场也确定在南边儿”,这一系列因素让她思考了一个晚上,就定了天府五街一套在建的房子。

 

成都房价在两年后起飞,尤其是天府新区,迅速从荒凉变为繁华,她那套房子单价涨到2万多一平。房子带来了极大的安全感和底气。和前任的感情终究走到了尽头,她没有太多纠结,结束了那段关系。

 

“买房是我这几年做过的最明智的决定。”成都的房价16年底起飞,17年飙涨,这套房子现在市值大约220万,算下来三年净赚150万。

 

不想结婚、不想生娃的萧萧,早早开始为自己的后半生谋划。想来想去,还是只有多挣钱、投资、买好保险。而房子,依然是她眼中最大的保值增值品。买两套,一套自住,一套出租,不至于老了流落街头,手上又有一定的现金流,稳妥。万一遇上大病和突发事故,就卖一套应急。多一套房,将来还可以把父母接到成都养老,自己老了也可以和闺蜜组团居住。

 

第二套房是在2018年1月买的。中介发了个户型图,萧萧一看就喜欢上了,决定马上从北京飞回成都。那个周末,她本来打算和未来男友初次线下见面。

 

房子在地铁站旁边,位于成都市中心春熙路和最繁华的高铁站成都东站中间,都只有几站路的距离。那套房位于小区中间,远离马路,不吵,四周绿化也不错。88平的小两居,房东的婚房,装修不错,将来出租也租得起价。

 

 成都街景  图 | 东方IC


第二天一大早,她远程指挥中介联系房东,简单沟通后,当即买了一张晚上的机票飞回成都。飞机晚点,抵达时已是凌晨三点,成都下起了雪,四周白茫茫一片。睡了一觉,早上8点爬起来看房。下午三点,联系中介和房东,交了定金,买下了这套房。


首付和税费高达128万,萧萧自己手头只能拿出五十万,还差一大截。父母赞助之后,她还找朋友借了30万。


在成都买完二套房回去后没两天,萧萧和未来男友——后来的新郎见面了。北京二月的冬天里,两人一起吃了晚饭,在寒风中走了走。周末逛了颐和园,再喝一场小酒,关系就确定了下来,半年后,两人举行了婚礼——只办婚礼,不领证。那时候两人正在热恋期,男友欣赏她独立和自信散发出的魅力,愿意跟她以这种不寻常的方式在一起。

 

婚礼过后,借的钱在一年内还清了。这一年里,喜欢旅行的萧萧一次也没有出去玩过,省吃俭用,连做梦都梦到,突然多了十几万,“这些都值得。

 

 

可能还是需要一段婚姻

 

33岁的阿灼开始疯狂相亲。可能还是需要婚姻。形势不容乐观。参加相亲交友活动,她才意识到“自己年龄好大了哦”,同场的小妹妹们都是90后,好多还是95后。而男人呢,本来就少,还大多中意年龄更小的女性。即便偶有和她同龄的或比她大的男士,要么秃顶,要么啤酒肚,反正不是油腻的中年男人,就是不修边幅、不擅交流沟通的IT宅男。

 

过去几年,她一心扑在事业上,做得还不错,在上海和老家都买了房子,是公司最年轻的中层。但去年,她感觉疲惫和空落。放眼望去,大部分朋友同事都已经结婚生子,有时想约个朋友吃饭都找不到人。工作带来的充实感和成就感也在降低,茫然四顾荒寂无人,她猛然惊醒:怪不得大部分人都想结婚成家。

 

二十七、八岁的时候,她不急,觉得还年轻。倒是母亲专门从老家来到上海,驻扎在她家里,隔三岔五地去人民公园相亲角,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为女儿寻觅如意郎君,她曾有和另一对父母一拍即合的机缘。儿女条件样样匹配,都买了房,工作体面,收入不错。但那又怎样?他俩没有看对眼。

 

如今30多岁了,她决定为婚姻积极行动起来。以前放假就呆在家里上网追剧,如今每个周末都报名相亲,爬山,打羽毛球。就连去北京出差,都会被同样单身的大学同学拉着,一起参加相亲活动,周五下午一场、晚上一场,周六两场,周日一场,马不停蹄。

 


她豁出去了:去相亲公众号上挂牌,为自己招揽相亲对象。相亲网站的一位姐姐把她写的帖子改了又改,重点是:要把房产和工作职位写上去。她担心显得太过“女强人”,姐姐却脸色一正,纠正她的想法:“你不这样写,什么样的人都会来找你,会觉得你都这个年龄了,还挑什么挑。而且把条件写好一点,才能说明为什么你到现在还单身,男的也很现实的。”她恍然大悟,原来写个贴子还有这么多小心机。

 

贴子发出去了,配的是相亲网站帮她拍的照片,很漂亮。联系她的人一个个出现了。有人只是来告诉她:“小姐姐你很优秀,但我在杭州,希望你能找到喜欢的人。”有人一上来就问收入多少,怎么看待性生活,吓得她马上删掉了他的微信。还有人身高只有161,她没法接受。

 

有感觉还不错的,他们线下见面了。北大的男生,开一辆奔驰,和她在公园见面,聊天时却怪怪的,不管说什么都能往“性”上扯,目的不纯。

 

另一个36岁的男人,理工科博士后,却像遭遇了生活的重锤。“工作好难哦,房价好高哦,生活压力好大哦”,他不断向她倒苦水。到最后,竟变成了他向她咨询人生规划,如何转型做金融。

 

最近一次见的,是一个做研发的IT男,37岁,在“你是做什么的,我是做什么的”开场白后,气氛有点沉默尴尬。

 

“你工作之外有什么爱好吗?”她问他。

 

“没什么爱好,在公司经常加班,放假就想休息。

 

“不出去玩吗?

 

“太累了。

 

……

 

聊天几乎进行不下去。他是一个工作多年的IT男,没有上到管理岗位,宅,不喜欢四处逛。而她已是带领团队的中层领导,常出差,走过很多城市,见过形形色色的人。他们的聊天很难有共鸣。

 

走到地铁站,IT男和她打了声招呼:“我先走了。”随即疾步快走,火速逃离,留给她一个慌张窘迫的背影。她在后面哑然失笑,“幸好没吃饭,我不喜欢浪费别人的钱,多不好。



 

为了迎接体面养老,努力准备10年

 

这十年,六月都在为移居做准备,“四十高龄”重新捡起英语,背单词,看英剧美剧练听力,练口语。找来许多讲英国文化历史传统习俗的书、纪录片,挨个看。

 

大学刚毕业时,六月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,那是一段校园恋情的延伸。他们在一个雪后的黄昏长谈六小时确定恋爱关系,奔着结婚而去。毕业后都留在北京工作,分了房子,结了婚,却在两年后离婚。单纯浪漫的恋爱,未能撑过实际的柴米油盐和彼此的性格差异。

 

离婚后,她过了很多年单身的日子。单身生活不是很自在逍遥吗?去尼泊尔徒步,去欧洲看博物馆,去泰国潜水,20个要去的地方才去了5个,她还想着要在余生潜遍世界呢。海底世界是如此奇幻动人,宁静和绚丽之后,却有空虚。

 

但快四十岁的时候,她又特别想结婚。这强烈的念头,一度让她自己都感到震惊。

 

尤不可理喻的是,因为买二套房,她过了五年辛苦日子,一切刚刚好转,希望的生活才刚刚开始,怎么又想把自己推进婚姻的围城呢?

 

但此时放眼四望,她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。27岁刚离婚那几年,身边朋友同事还热衷于给她介绍,有医术精湛的眼科大夫,也有世故算计的企业经理,有老谋深算的老色鬼,也有涉世不深的小男生,却没有彼此都看上的。如今,没人给她介绍了。目之所及,可选择的对象几乎没有。

 

四处旅行让她看到了更广大的世界。在欧洲,她被它的整洁和秩序所吸引,能在这里生活该多好啊。


 图 | Contiki


那是她第四次去欧洲旅行,在巴黎北站,她和他偶遇。一位英国人。旅途上两个独自旅行的陌生人,相识、交谈与互有好感,又都是“想结婚的正派人”,相似的气场推动着一场邂逅的深入。三个月后,他来了北京向她求婚。一年后,他们结婚,他来中国生活了五年。

 

在准备第二次婚姻的时候,六月的想法很现实:和英国人结婚,福利就是作为英国公民的配偶,拥有在英国工作的权利和享受免费医疗,老弱病残没人管的时候政府会管。“当然,这次婚姻也给我的生活带来很大麻烦和困扰,移民之路非常艰难,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了和负担得起的。

 

她还和先生每年在英国生活两个月,折腾着在英国乡间买了房子,为移民后的生活做万全准备。

 

至于跟丈夫的感情,六月的评价是:“我们关系很好,他对我好,我对他也有自己的责任感。对于男女关系我是这么说服自己的:年轻的时候是炮友,中青年是队友,中老年是室友。这样想既能解决大部分的纠结,也能帮助我们做出理性的决定。

 

抵达英国后,闲不下来的她,又开始工作,以融入英国社会。至于孩子,曾折磨她的生育焦虑,也在42岁那年怀孕又自然流产中消失了。

 

如今,工作生活在英国、拥有北京两套房产和退休金的六月,在经济上已完全不用担心养老困境。她唯一需要考虑的是,失去自理能力后,身边需要有一个信得过的人。

 

 

老年闺蜜组团养老

 

没有人知道未来的形状。对于阿灼来说,努力了半年,还没有遇到可以结婚的对象。她意识到局势艰难,却也不气馁,甚至把相亲交友活动当成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。变化已经发生,以前很少化妆打扮的她,穿上了紧身的连衣裙,凸现出自己凹凸有致的曲线身材,时常涂抹红唇、眉毛、眼线,引来很多人夸赞:很漂亮哦。

 

她也没那么慌。房产、工作、收入、技能,以上种种都给了她面对未来的底气。只不过,她没有料到,像打拼事业一样的去为一段好的婚姻努力,在她这个年纪,难度会这么大。

 

而六月则觉得,就算经济上有准备,还是必须有可靠的人,要有值得信赖和愿意帮忙的亲友,毕竟请护理也得有人帮着把钱转给人家啊。六月一个很好的朋友,她妈妈最近去世了,去世前在医院治疗,打不打针、吃不吃某种药都需要她来做决定。朋友说,以后我老了,也得有一个能帮我做决定的人啊。

 

“所以我们都在想,要和朋友或者家里亲友、下一辈人建立感情和关系,到时老了、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,能有靠得住的人搭把手。

 

每个人都艰难地处理自己的感情。目前,萧萧和男友在北京同居,热恋期过后,和所有情侣夫妻一样,常有磕磕碰碰,吵架闹到要分手,却又没有走到那一步——生活在北京,1万多块一个月的房租让他们越来越像合租室友,吵架搬家、离家出走的成本都太高。


唯一需要面对的,是父母的催生压力。萧萧曾帮父母带过一只狗,每天精心照料,早上6点就爬起来给狗喂食,几天下来精疲力尽,让她意识到自己太操心和有控制欲的性格,如果养了娃,不知道会有多累。况且,狗还不用学区房……为此,她索性做了皮下埋植避孕手术。

 

“如果有一天男朋友想要孩子了那就散了呗。”也或者,过几年彼此厌倦,自然就分开了。无论最终结果如何,萧萧说她都接受。

 

至少目前,男友还不想生孩子,他刚博士毕业没两年,虽然年薪百万,但是在互联网公司当程序员,天天加班,吃青春饭,对以后收入的持续性也有不安全感。

 

最近北京房价在低点,他也在考虑入手一套房产,萧萧鼓励他这么做——两人财产独立,各自都需要安全感。

 


我问萧萧,万一等她老了,房产不值钱了,怎么办?她也想过,但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,至少她的房产在核心城市核心区域,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。现在,她有房子、买了好几份保险,也还在挣钱、攒钱,对迎接变老这件事,比很多人走在前面。

 

“那除了物质寄托,情感和精神的寄托呢?

 

“老了和闺蜜组团养老,或者花钱请亲戚中的侄辈搭把手,也不是不可能。

 

*文中受访对象皆为化名。

 
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